近日,有网友爆出广州动物园的老虎骨瘦如柴,饿得吃草,质疑园方未能尽到饲养老虎的责任。那么,老虎吃草是饥饿所致吗?当然不是。
简而言之,饥饿的老虎去吃草,并不能起到充饥的作用,反而得不偿失。这是由于老虎拥有的是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这样的消化系统不能消化青草的植物纤维,因而无法从青草中获得能量。反而会因为肠胃的蠕动而浪费自身更多的能量。
正因如此,在野外,当诸如老虎、狮子这样的顶级掠食者无法获得食物的时候,它们通常通过躺着、睡觉来降低自身能量的消耗,而不会去吃青草等植物。
广东动物园的这只老虎为什么会吃草呢?其实,老虎吃草的行为虽然不易被观察到,但并不稀奇。在野外,老虎也有吃草、吃树叶、植物果实的行为。这样的行为通常发生在进食后。食用植物,能促进老虎的胃肠蠕动,将胃肠里无法消化的猎物的骨头、皮毛一起吐出来。这跟同为猫科动物的宠物猫吃猫草,吐毛球的原理是一样的。和人一样,老虎也会因为吃多而感到胃肠不适,吃一些青草,促进胃肠蠕动,能缓解肠胃不适,此时的青草纤维,就像我们服用的消化药一样。
另外,虽然老虎的肠胃无法消化青草的纤维,但青草中含有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却有一部分能被老虎吸收。因此,老虎吃草绝不是为了充饥,反而往往是饱食后的行为。
(狮子也会吃草)
那么,动物园圈养的动物是不是比野生状态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
是的。健康问题来自两方面,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方面:由于动物园的圈养环境狭小,动物无法像在自然生境中一样获得足够的活动空间,运动量不足,会导致肥胖。和人一样,肥胖是危害圈养动物健康、寿命的一大问题。对于大型掠食者来说尤其如此。在圈养环境下,它们失去了捕猎的机会,饱食终日。因此,动物园投喂大型掠食者的量往往比野外进食量的最小值还要低。同时,在野外,掠食者捕获的是一整只猎物,其血肉内脏会提供全面的营养,而动物园提供的通常并非整只猎物,而是局部的肉类,这使得一些圈养掠食者体内牛磺酸不足,长此以往,会导致视力下降,心脏功能减退,免疫系统缺陷等等问题,从而影响寿命。
心理健康方面:野生动物进化出的行为是用于适应其生活的原生栖息环境,比如社交、嬉戏、奔跑、狩猎等,局限的圈养环境无法满足动物由基因决定的行为,加上游客长期的围观和跟自然界完全不同的刺激,这些因素会给动物园的动物造成极大的压力,长时间的压力会使得动物出现刻板行为。比如最常见的刻板行为就是大型动物的来回踱步;一些灵长类动物甚至会出现拔毛、伤害自己的自残行为;水族馆里的虎鲸、白鲸也会出现用头撞墙,啃咬硬物等举动。对于大脑结构越复杂的动物,这种刻板行为越容易出现。
综上所述,动物园饲养动物,是一项精细、专业又艰巨的任务。
再回到新闻——广州动物园的老虎为什么那么瘦呢?据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这只老虎是被解救来的(有网友提到是解救于马戏团),是近亲繁殖的结果。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该老虎的圈养环境不错。新闻中的这头老虎是一只华南虎,而广东,原本就是华南虎的栖息地之一,动物园提供的环境也比较吻合其原本的生境。对于这只在马戏团饱受折磨的华南虎来说,广州动物园作为它的养老院,也算是老有所依。
其实,看动物园的动物有没有被虐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看看该动物园的其他动物是否也呈现出不健康的状态。如果每一只动物都是如此,那么该动物园一定存在问题。但如果其他动物都健健康康,那么,在发现异常的现象时,不妨先查一查关于该动物的知识,这是保护动物园动物福祉的最理智的方式。